凱發(fā)K8官網(wǎng)特別是有條件安裝家充的車主,一度電幾毛錢,每公里的開銷甚至低到可以忽略不計。
再加上免購置稅、保養(yǎng)費用低,很多人算了一筆賬,覺得新能源車開個三五年,省下來的錢都能買臺新車了。
特別是當油價一路漲到8塊錢的時候,身邊不少朋友都開始感嘆:“早知道早點換電車了?!?/p>
但插混和增程式車型動輒1000公里起步,有些甚至能沖上2000公里的綜合續(xù)航。
很多人買之前都沒細算過,買完才發(fā)現(xiàn)比燃油車貴了一大截,尤其是那些高端純電車型。
原因在于,新能源車的電池、電控、智能硬件等一旦出問題,修起來比傳統(tǒng)油車復(fù)雜,成本更高。
很多人覺得“家充才是新能源車的正確打開方式”,但忽略了一個現(xiàn)實問題:家充的前提是固定車位。
但車位本身價格不低—— 在一些城市,一個車位動輒幾十萬,如果車位是租的,想裝家充基本沒戲。
安裝也不是想裝就能裝 —— 老舊小區(qū)電力容量不夠,物業(yè)不同意,批下來要半年一年的情況并不少見。
還會存在施工成本—— 線路改造、施工費用加起來,少則幾千,多則上萬,這筆賬很多人買車前根本沒算過。
因為新能源車保養(yǎng)雖然便宜,不需要像燃油車那樣頻繁換機油、機濾、變速箱油。
但這并不意味著它的維修費用就低——像電池、激光雷達一旦受損,維修至少1萬起步。
說白了,世界上沒有“兩全其美的方案”,如果存在,往往也會淪為“兩頭不討好”。
以純電體驗為例,雖然它標榜是電驅(qū),但受限于電池容量,純電續(xù)航大多在150-250km之間,比起純電車還是短了一截。
省錢、省心、長續(xù)航……這些優(yōu)點的前提,是你得買對車,或者說,你的用車場景真的適合它。
如果買車時沒考慮保險、維修等長期成本,那所謂的“省錢”,可能只是賬面上的。
聲明:本文由入駐搜狐公眾平臺的作者撰寫,除搜狐官方賬號外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場。